健康住宅的定義

什麼是健康的室內環境
 健康的室內環境應該從居住者出發,

      滿足居住生理和心理的環境需求,

            使人們生活在健康、安全、舒適和環保的室內環境中。


具體來說,健康住宅環境的評估標準大體分為四個因素:

第一, 人居環境的健康性。主要指室內、室外影響健康、安全和舒適的因素。

第二, 自然環境的親和性。提倡自然,創造條件讓人們接近自然、親和自然。 

第三, 居住區的環境保護。包括居住區內視覺環境的保護,污水和中水處理,垃圾和垃圾處理及環境衛生等方面.

第四, 健康環境的保障。主要是針對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,包括醫療保健體系、家政服務系統、公共健身設施、社區老人活動場所等硬體建設。健康住宅理念推出在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。 因此,健康的室內環境應該是:在符合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,突出健康要素,以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滿足在室內工作和生活者生理、心理和社會多層次的需求,為其營造出健康、安全、舒適和高品質室內環境。使人處於良性的狀態,充分發揮人的潛能,保持人的機能正常發展,健康生存,促進室內環境和家庭更健康的運轉.


健康住宅的定義

居住環境是否健康,直接影響居住者的健康狀況。先說生理健康。即不生病。大量事實證明,目前人們的許多疾病,如頭暈腦脹、易疲勞、肺病、腹瀉、過敏、空調病、肥胖病等,都與居住條件有關。更為嚴重的如白血病、癌症等,也與住所內的有害氣體、有毒物質過多有關係。
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,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、精神上、社會上完全處於良好的狀態,而不是單純的指疾病或體弱,那麼健康住宅就應該是能使居住者在身體上、精神上、社會上完全處於良好狀態的住宅。專家將健康住宅定義為: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礎上,突出健康要素,以人類居住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滿足居住者多層次的需求,為居住者營造健康、安全、舒適和環保的高品質住宅和社區。因此,健康住宅可以直接釋義為:一種體現在住宅內和居住區的居住環境,它不僅可以包括與居住相關聯的物理量值,諸如溫度、濕度、通風換氣、噪音、光照和空氣質量等,而且尚應包括主觀性心理因素值:諸如平面空間佈局、私密保護、視野景觀、感官色彩、材料選擇等等,回歸自然,關注健康、關注社會。制止因住宅而引發的疾病,營造健康,增進人際關係。


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“健康住宅”標準

儘可能不使用有毒的建築裝飾材料裝修房屋,如含高揮發性有機物、甲醛、放射性的材料;

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低於0.10%,粉塵濃度低於0.15mg/m3;

室內氣溫保持在16℃-28℃,溫度全年保持在30%-80%;

噪音小於50dB(分貝);

一天的日照要確保在3小時以上;

有足夠高度的照明設備,有良好的換氣設備;

有足夠的人均建築面積並確保私密性;

有足夠的抗自然災害的能力;

住宅要便於護理老人和殘疾人。